这样吸痰要出人命!11个吸痰细节千万注意!
来源:leyu乐鱼全站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01 05:14:50

产品详情

  吸痰是临床上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,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措施。护士长曾说过,对需要吸痰的患者而言,往往一口痰就可能要了他的命。所以说,吸痰操作的正确与否不仅是关乎呼吸道护理的关键,更关乎病人的性命安危。

  患者,女性,62岁,因甲状腺肿块10年余,增大约3月余入院,B超示:甲状腺左叶见一4.2×4.3cm包块,形态规则,声音无嘶哑。

  于9月25日在全麻下行巨大甲状腺肿块切除,考虑在切除大部分甲状腺时可能会导致软化的气管壁塌陷,极易造成呼吸困难、窒息,于是保留术中留置的气管套管,使用吸氧管经套管中流量吸氧。

  9月27日零晨4点,患者SpO2下降至85%,诉呼吸困难,喘憋,立即吸痰,由于痰液较粘稠,吸痰管下至1/3时就动不了了,考虑为痰液堵塞气管套管,经呼吸科医生会诊,在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时,发现有一段8公分的浓痰堵在套管下段,经过紧急处理,SpO2回升至90%,同时接呼吸机辅助呼吸,加强吸痰,定时湿化气道。

  于9月27日下午3点停呼吸机拔除气管套管,改面罩吸氧,SpO2保持在95%以上,无呼吸困难症状。

  吸痰几乎是每个护士必备技能,关于吸痰的常规操作大家也基本能掌握,今天就说说临床上关于吸痰的一些细节问题。

  吸痰操作能导致患者气道黏膜机械性损伤和肺容积降低,因此不必要的吸引应尽量避免。

  当患者出现氧饱和度下降、压力控制模式下潮气量下降或容量控制模式下气道峰压升高、呼气末二氧化碳升高等临床症状恶化,怀疑是气道分泌物增多引起时;

  呼吸机监测面板上出现锯齿样的流速和(或)压力波形,排除管路积水和(或)抖动等引起时,才进行吸引。

  根据美国呼吸治疗协会(AARC)《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临床指南》定义:

  深部吸痰适用于咳嗽反射弱甚至没有咳嗽反射,如昏迷患者。它接触气道面积广,清除痰液多,加上深部吸痰能刺激咳嗽反射,使小气道痰液排出到大气道,利于清除痰液。

  患者痰液黏稠且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时,可在吸痰时注入生理盐水以促进痰液排除(E级)。

  有侧孔的吸痰管在吸痰时不容易被分泌物阻塞,其效果优于无侧孔的吸痰管,并且侧孔越大效果越好。

  吸痰管的管径越大,吸痰负压在气道内的衰减就越小,吸痰效果也就越好,但吸痰过程中所造成的肺塌陷也越严重。

  选择吸痰管时,其管径不宜超过人工气道内径的50%,有侧孔的吸痰管吸痰效果优于无侧孔(D级)。

  吸痰的负压越大,吸痰效果越好,但所造成的肺塌陷、气道损伤也越严重。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,可适当增加负压,以达到清除痰液的目的。

  吸痰时负压控制在-80~-120mmHg(1mmHg=0.133kPa),痰液黏稠者可适当增加负压(C级)。

  在吸痰操作前后短时给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,可减少吸痰过程中氧合降低以及由低氧导致的相关并发症。

  吸痰前后应常规给予纯氧吸入30~60s(C级)。采用简易呼吸器做肺复张操作不良反应较多,不宜使用(D级)。

 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/急性肺损伤患者,吸痰前后采用呼吸机做肺复张操作,可减少吸痰过程中氧合降低的程度和肺塌陷的发生(C级)。

  封闭式吸痰因无需断开呼吸机,在吸痰过程中保证了持续的通气和氧合,慢慢的受到医护人员的青睐。

  封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相比,能降低肺塌陷的发生率,尤其是在肺塌陷的高危患者(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)中更明显。

  吸痰过程中,封闭式吸痰可降低肺塌陷和低氧的程度,降低吸痰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(A级)。

  在尚未建立人工气道而咳嗽能力差、痰液较多的患者中,经鼻吸痰可降低插管率、减少窒息的发生率。经鼻吸引困难时或出血风险较大的患者,可建立并通过口咽通气道行气管内吸痰。

  使用支气管镜在可视的条件下吸痰,能较好地避免气道损伤,且能在气道检查的同时进行气道内分泌物吸引,尤其是对常规吸痰不畅的患者临床效果更好。

  支气管镜不宜常规应用于气道分泌物的清除,可用于常规吸痰效果不佳的患者(D级)。

  曾有案例,护士为一名痰培养为大量铜绿色假单胞菌的患儿经鼻腔吸痰,由于痰液量多、粘稠堵塞吸痰管,拔出时痰液不慎滴入患儿眼睛,导致患儿第二天眼部出现脓性分泌物,并且逐渐增多等感染症状。

  这个案例比较少见,但并非没有,加上吸痰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,即使技术娴熟的护士,也不能够确保万无一失。

  所以对于痰培养阳性患者来说,遮盖眼睛是防止痰液滴入眼睛的一道预防性屏障,同时能降低医疗风险。

  但要注意的是,吸痰前应与患者解释,取得配合,吸痰时也要注意安慰患者,缓解其紧张心理。

  根据《护理学基础》对吸痰的要求是要用吸痰盘吸痰,也就是持物钳、换药碗一套(内盛生理盐水,分别在吸痰前后湿润或冲洗吸痰管)、瓶装生理盐水。

  吸痰盘每4小时更换一次。要求护士在吸痰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,并严格区分两个吸痰盘。

  而现在不少医院已经采用瓶装生理盐水吸痰,也就是开启两瓶生理盐水,分别标注吸痰前及吸痰后用,有效期24小时。

  有文献研究表明,瓶装生理盐水能够更好的降低新发肺部感染,节约医疗资源,降低患者住院费用,减轻护士工作量,提升工作效率,同时有利于无菌物品管理。因此瓶装生理盐水完胜。

  所以工作中我们仍旧是应该打起十二分精神,以免在细节中出了差错,既耽误了患者,也害了自己。